工業4.0大環境下關于生產線組裝線的一些看法
日期:2019-04-29 / 人氣: / 來源:www.600668.net / 熱門標簽: 精益生產線 精益咨詢 精益管理
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!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/六西格瑪/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,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、6S現場管理、TPM設備管理、精益工廠布局、專業目視化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研發、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。
全國咨詢熱線:021-62373515、157-2153-3189
我們承諾:見效快、易復制,目標必對賭!
第一個重點是,許多人長期以來就已經“在組裝線工作”。無論是第一線組裝或加工的作業員,或是工業工程師找尋提高生產效率,讓制品具備高品質,以及作業更人性化的方法。在亨利福特的組裝線剛開始,還只是個不成熟的概念時,由于缺乏對品質和作業改善的回饋循環,結果只在乎組裝線運行的時間和速度,迫使管理者們為了讓生產線持續運轉和維持績效指標,時常讓不良品下線后再處理,無法根據顧客多樣化的需求裝配制品。
關于生產線的第二個重點是,它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商業理念,因為它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速度上,這使我們縮短了前置時間(lead-times),換句話說,它又意味著大幅降低鎖死現金的庫存成本。但是,只有人(或人們),方法,機器和材料(4 Ms)緊密同步的生產線,才能夠實現這些商業目標。一條生產線是一個技術成就,但它也是一種社會-技術(Socio-Technical)互動的現象。不論是大量的手工作業還是完全自動化,這都是不爭的事實。
這意味著工作必須標準化,并能夠在節拍時間內精確地重復,因此,人們必須參與持續改善(作業員、一線管理者和工程師們),以防止表現惡化,機器必須在每個周期正確地工作(因為生產線的設計是需要一切正常運作,否則就有阻礙),供應商將好的物料必須每一回都準時、正確數量地到達生產線。如果無法滿足這些條件,理論上高速、高質量、高產出,低成本的生產線,實際上便會成為品質靠重工,低產出,高成本的遲滯生產線。在1980年代的NUMMI及其前身,通用汽車管理者和之后的豐田管理者,幾乎都做同樣的事情來運作組裝線。但是,由于豐田對人機料法4M管理的優異性,和持續地關注于生產的社會性,在同樣工廠內,豐田管理的生產線有更高的品質、更低的成本與更短的前置時間。
本質上,若只關注生產線的技術面向,通常會導致失望甚至生意失敗。
接下來看第三點,展望未來,越是高層次的自動化,實際上越需要常身處于不同公司的管理者、和工程師之間的社會性合作。在各個世代,幾乎都認為自動化可以消除透明度的需求,以及老派物件—人與人之間的合作。但是,結果卻是系統莫名地無法運作,需要大量的重新設計組裝線,包含各種配套運作的硬體和軟體。一直到最后,當業務需求有所改變時,這個循環又不斷的被重復。
最后,更進一步來看,生產線的概念和現實并不會消逝。目前科幻的3D積層制造,也就是整個制品可以在一個工作站內從頭列印出來,而不是沿著裝配線依序裝配各種零件。這聽起來不錯而且容易組織,但其實不然;試想使用積層制造程序來制造一部車子,或者在一個地方從頭蝕刻晶片、輪胎成型、膠合玻璃等。這也許在未來都有可能發生,但不會在我們這一代或是下一代。
作者:博革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