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用精益生產,供應商有效減少牛鞭效應的影響
日期:2019-09-04 / 人氣: / 來源:www.600668.net / 熱門標簽: 精益生產培訓 精益生產管理 精益生產咨詢
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!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/六西格瑪/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,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、6S現場管理、TPM設備管理、精益工廠布局、專業目視化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研發、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。
全國咨詢熱線:021-62373515、157-2153-3189
我們承諾:見效快、易復制,目標必對賭!
鑒于牛鞭效應的重大影響,多年來學術界和工業界都在積極研究。根據斯坦福大學的李效良教授(Hau Lee)及其同事的研究,牛鞭效應有四大成因。
一、多重需求預測。
當處于不同供應鏈位置的企業預測需求時,都會包括一定的安全庫存,以對付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和可能的供應商供貨中斷。當供貨周期較長時,這種安全庫存的數量將會非常顯著。例如,一家美國計算機制造商預測到某型號計算機的市場需求是10萬臺,但可能向中國的供應商下11萬臺的零件訂單;同理,中國計算機零件生產商可能向其供應商定購12萬臺的原材料。以此類推,供應鏈各節點庫存將逐級放大。此外,有些預測方法也會系統地扭曲需求。以移動平均法為例,前3個月的趨勢是每月遞增10%,那第4個月的預測也將在前3月的平均值上遞增10%。但市場增長不是無限的,總有一天實際需求會降低,這差額就成了多余庫存。如果供應鏈各個企業采用同樣的預測方法,并且根據上級客戶的預測需求來更新預測,這種系統性的放大就會非常明顯。
二、批量生產/訂購。
為了達到生產、運輸上的規模效應,廠家往往批量生產或購貨,以積壓一定庫存為代價換取較高的生產效率和較低成本。在市場需求減緩或產品升級換代時,代價往往巨大,導致庫存積壓、庫存品過期,或二者兼具。例如筆者所管理的一家加工設備機箱的小供應商,直到宣布關門停業數月后還沒有用掉生產積壓下的數種機箱,主要是因為大批量生產。
三、價格浮動和促銷。
廠家為促銷往往會推出各種促銷措施,其結果是買方大批量買進而導致部分積壓,在零售業尤為顯著。這使市場需求更加不規則、人為加劇需求變化幅度,嚴重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正常運作。研究表明,價格浮動和促銷只能把未來的需求提前,到頭來整個供應鏈很難從中獲利。當然,在“活在眼下”的企業績效評估體系驅動下,職業經理人有種種動機做這些看上去不合理的事。
四、理性預期。
如果某種產品的需求大于供給,且這種情況可能持續一段時間,廠家給供應商的訂單可能大于其實際需求,以期供應商能多分配一些產品給它,但同時也傳遞了虛假需求信息,導致供應商錯誤地解讀市場需求,從而過量生產。隨著市場供需漸趨平衡,有些訂單會消失或被取消,導致供應商多余庫存,也使供應商更難判斷需求趨勢。等到供應商搞清實際需求已經為時過晚,成為又一個“計劃跟不上變化”。這種現象在2000年前后的電子行業有著充分體現,整條供應鏈都深受其害,積壓了大量庫存和生產能力,前面提到的思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。2005、2006年前后全球原材料短缺,大家拼命多下訂單,希望冶煉廠能多分配些產能,客觀上造成了冶煉廠產能的過度膨脹。2009年第二季度后部分電子產品短缺,造成市場上類似的過激反應,掀起新一輪的產能、庫存膨脹。
上述種種成因,除了批量生產與生產模式有關外,別的大都可以通過供應鏈范圍的信息共享和組織協調來減輕影響。例如,上下游企業之間培養信任并加大非核心保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,通過信息交流代替實物的庫存,避免多重預測,減少信息的人為扭曲;在價格政策上,制造商應謹慎使用價格促銷,并盡量與零售商實行“天天低價”;在理性預期上,供應商應以歷史需求為基礎分配產品,從而避免用戶單位虛報需求;在生產方式上,供應商應采用精益生產,使達到最佳經濟生產批量的數量減小,從而減少供應鏈庫存,提高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響應速度。但不管如何努力,在不完美的現實世界里,牛鞭效應根深蒂固,可以控制,但不可能完全消除。
作者:博革咨詢